Mozilla.org的旗舰产品Mozilla、Firefox已迅速成为最受好评的网络浏览器,包括PC World、LinuxJournal Magazine和eWeek都给予Mozilla相当高的评价。Guardian最近更是预测Mozilla未来的产品可能会使微软的同类产品相形逊色。另外,Mozilla还是开发基于因特网的应用软件的一个平台工具。Mozilla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套能被广泛使用的、开源的、免费的和经过用户使用测试过的应用软件。

Mozilla基金会简称Mozilla(缩写MF或MoFo),是为支持和领导开源的Mozilla项目而设立的一个非营利组织。该组织制定管理开发政策,经营关键基础组织并管理商标及其他知识产权。它拥有一个称作Mozilla公司的子公司,雇佣了一些Mozilla开发人员并协调Mozilla Firefox网页浏览器以及Mozilla Thunderbird电子邮件客户端的发行版。Mozilla基金会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维尤。Mozilla基金会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致力于在互联网领域提供多样化选择和创新的公益组织”。

发展简史:

1990年,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Nexus,随即很多出色的程序员加入了网页浏览器开发的行列,1992年,魏培源开发了第一个流行浏览器ViolaWWW。

终于在1993年1月,NCSA(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美国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完成革命性的创新,在Unix平台上开发出了第一个图形化的网页浏览器Mosaic(Alpha 版),同年九月发布的1.0正式版实现了在Apple Macintosh和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上的运行,一时间Mosaic俨然成为 Web浏览器的标准。随后NCSA将Mosaic的商业运营权转售给了Spyglass公司,该公司又向包括微软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技术授权,允许其在 Mosaic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产品。

1994年Mosaic研发的核心成员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几何图形发生器的发明人吉姆·克拉克(Jim.H.Clark)共同创立了Mosaic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同年11月为了避免与NCSA的法律纠葛,公司更名为Netscape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即网景公司,并一直沿用。其中后者还先后创立了Silicon Graphics(视算)公司和Healtheon(永健)公司。

名字来历

在马克·安德森和吉姆·克拉克二人领导下,公司合力进行超越以往浏览器的新一代浏览器的研发,试图打破Mosaic的垄断并取得业界的领导地位。所以对新浏览器名为 Netscape Navigator,即“导航者”。对内其1.0版本的研发代号则为Mozilla!Mozilla一词是由“Mosaic Killa”(Mosaic杀手/终结者,Killa是俚语中Killer的拼法)和“Godzilla eat the Mosaic”(Godzilla,即“哥斯拉”,日本遭受核打击和“第五福龙丸”事件后创造的经典虚拟生物)合成而来。即Mosaic+ Godzilla+Killa=Mozilla!网景公司员工也常将其称作Moz或Mozzie。

在当时的环境下,网景浏览器的推出无疑是革命性的。如果说Mosaic是互联网热潮的燃点,那么NN(Netscape Navigator的官方简称)无疑是当时以至导致后来,COM热潮的最大的催化剂。自1.0的发行版推出,NN便迅速的占领了市场,并且成功取代 Mosaic成为新的Web标准。曾一度达到了超过90%的统治级市场占有率,并且一直保持这个占有率到1996年初,是其有力证据。

在2005年8月3日,Mozilla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完全拥有的子公司叫Mozilla公司来继续开发和发布Mozilla Firefox和Mozilla Thunderbird。Mozilla公司承担软件发行的计划,市场和一些软件分发相关的活动。它也处理一些商业合作,很多这些合作都带来收入。不像Mozilla基金会,Mozilla公司是一个应税实体,这给它在追逐收益以及其他商业活动带来了更多自由。

产品及服务:

在最初阶段,Mozilla基金会开始涉足比mozilla org更广的领域,把以前推给网景和Mozilla合作伙伴的事情都拿来做了。在向“面向最终用户”的转型举动中,基金会和一些商业公司签约来售卖包含Mozilla软件的光盘并且提供电话支持服务。在这些举动中,基金会选择了以前Netscape的供应商作为他们的选择。Mozilla基金会变得对自己的知识产权更加的自信,他们推出了自己商标使用的新政策。如市场拓展等的新项目也开始了。

随着Mozilla公司的成立,Mozilla基金会把所有的软件开发和商业相关的活动都转移给了这个新的下属机构。Mozilla基金会现在只专注于监管和战略等事宜,它也继续管理一些没有产品化的项目,比如Camino和SeaMonkey。Mozilla基金会现在拥有Mozilla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并且全部授权Mozilla公司使用。基金会还控制着Mozilla的程序源代码库并且决定谁可以提交代码入库。

企业文化:

在2006年的时候,OpenBSD的de Raadt请求那些通过发行包含OpenSSH的软件盈利的公司,给OpenSSH提供赞助,Mozilla基金会立刻提供的1万美元的赞助给de Raadt和OpenBSD用于OpenSSH的开发。这笔钱是通过和Google的合作而获得的收入。虽然当时这个赞助请求还发给了很多其他的大公司,如思科、IBM、惠普和红帽公司(他们都销售了包含OpenSSH的操作系统,但是却从来没提供过赞助),Mozilla基金会还是慷慨解囊,因为Mozilla基金会发现,如果没用OpenSSH,他们的很多员工就只能通过不安全的方法工作,所以基金会提供了赞助作为感谢。

Mozilla欧洲、Mozilla日本和Mozilla中国是非营利组织,他们的目的是推广和普及Mozilla的产品和项目。他们是独立的机构,虽然和Mozilla基金会是相关联的。

相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