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一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跨学科门类选修课。从2009学年度开始,学校推行新设计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规定全校本科生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正在实施的新通识教育方案有以下特点:
第一,采取新的通识课程分类方法,共同核心课程分以下四大类:一、中国文明;二、全球视野;三、科技、经济、社会;四、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共16学分。
第二,采用双重编码课程,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向外专业本科生开放,作为“共同核心课程”,以使外专业同学亲身了解其他学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第三,实行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的制度。从2009学年开始,中山大学所有博士生都要求担任本科教学的助教工作。
第四,推行小班讨论制。例如300人大课要求配备10名博士生助教,每个助教负责两个小班(每小班15~20人)的讨论。
以上新通识教育方案将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