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下天文台(以下简称地下天文台)於1995年成立,為气象爱好者及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并逐渐发展為一个社群。地下天文台為香港首个气象网站,主要资讯来自香港天文台及世界各地之气象及研究机构,让气象爱好者及专业人士进行比较及分析,对天气作出更全面的了解。
地下天文台不断以业餘但专业角度进行研究,添置自动气象站、闪电位置探测器、大气电场监测仪等,并公佈天文台未有提供的天气资讯,包括天气舒适度指数(酷热指数、风寒指数、净有效温度)、寒潮预报指数(Δp时间序列)、人口加权平均气温、各国热带气旋预报路径图等。
2006年颱风派比安袭港,天文台未有发出八号风球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地下天文台发表研究报告质疑当时热带气旋警告系统的代表性,结果天文台於2007年对热带气旋警告系统作出修订。
近年地下天文台致力於气象普及教育,先后出版《做个醒目天气人》、《香港天气常识及观测》、《天啊﹗我们都看得懂的「天气图」》三书,及成立网誌《气象‧人‧语》。随著社交网络兴起,於2011年成立 Facebook 专页,提供天气分析及气象知识,现时讚好人数已超过七万。
地下天文台自成立以来先后接受本地及海外传媒专访,其中包括 CNN 国际新闻网络、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无线电视、亚洲电视、有线电视、香港电台、商业电台 、南华早报、明报、苹果日报、太阳报、成报、星岛日报、经济日报、文匯报、壹週刊等。地下天文台亦曾应香港工程师学会、香港气象学会、香港童军总会及澳门培正中学邀请為会员及学生进行天气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