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Port of Rotterdam),是欧洲第一大港,全球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交汇处,是通往欧洲的天然门户。鹿特丹港区面积为10556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5257公顷,基础设施和水域面积5299公顷。港口长度40公里,码头长度89公里,总泊位656个,航道最大水深22米,是500多条航线的船籍港或停靠港,通往全球1000多个港口,货运量占荷兰全国的78%。鹿特丹港既是欧洲最大的原油、石油产品、谷物等散装货转运地,同时又是世界第六大集装箱转运港口,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
据鹿特丹港务局统计资料,目前港区内拥有5个炼油厂,43家化工和石化公司,3家工业燃气生产商,6个原油码头,19个独立的石油、和化工产品储罐和分销码头,4个第三方食用油和油脂码头,4个食用油和油脂生产厂,以及1500公里的管线。鹿特丹港拥有各类码头集散站(terminal)共计90多个,其中集装箱码头9个,多功能码头17个,全天候码头1个,滚装码头7个,固体散装货码头15个,液态散装货码头35个。2010年,鹿特丹港货物吞吐量达4.3亿吨,其中液态散装货2.1亿吨,固态散装货8459万吨,集装箱货物1.12亿吨(1110万标箱),其他货物2368万吨。目前,鹿特丹港年进港远洋轮船约3.4万艘,内河船只约13.3万艘。
鹿特丹港于2008年9月启动了马斯平原港区二期建设项目,总投资额30亿欧元,预计2013年中期建成。马斯平原二期位于深水航道岸边,吃水深度超过20米,可向客户提供1000公顷的新港区及工业场地,其中600公顷将用作集装箱码头。目前,鹿特丹门户联合体(RWG)、APMT和EUROMAX三家码头运营商已在该项目上获得了地盘分配,并将进行投资开发。从长远看,马斯平原港区二期至少还会有可供两个大型集装箱码头使用的空间。在所有分配给集装箱作业的地方全部被使用后,该新港区最大的年操作容量将达到1700万标箱。根据规划,到2020年鹿特丹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将由目前的1200万标箱增加到2200万标箱。
鹿特丹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系统、发展港口相关产业和运输、壮大自己的历史,也是一个不断顺应世界航运和贸易的发展趋势从市区河畔沿河逐步向外发展,直至向大海要地,同时建设被置换出来的地块的历史。目前,鹿特丹港每年在港口开发方面的投资达数十亿欧元,其中2006-2013年间的总投资超过100亿欧元,资金主要来自荷兰政府和相关企业。